歡迎來到 禮儀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禮儀知識學習網站!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World Earth Day)
2008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善待地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2008年中國世界地球日的主題:“認識地球,和諧發展”。
世界地球日活動起源于美國。1969年,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提議,在全國各大學校園內舉辦環保問題講演會。時年25歲的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將尼爾森的提議變成了一個在全美各地展開大規模社區性活動的具體構想,并得到很多青年學生的積極響應。1970年4月22日,美國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地球日”活動,數十萬群眾參與集會,呼吁創造一個清潔、簡單、和平的生活環境。 作為現代環保運動的開端,“地球日”活動推動了多個國家環境法規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球140多個國家、2億多人同時在世界各地舉行形式多樣的環境保護宣傳活動,呼吁改善全球整體環境。這項活動得到了聯合國的肯定。此后,每年的4月22日被確定為“世界地球日”。目前,世界環境問題越發突出,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淡水資源污染等嚴重地影響了人類社會的生活。此外,隨著全球工業的不斷發展,二氧化碳的過量排放使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不斷增加,致使地球生命的“保護傘”——大氣臭氧層遭到破壞,由此帶來的全球氣候異常變化正在成為直接威脅人類生存的世界性問題。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的宗旨是為了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促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雖然每年的“世界地球日”沒有統一的特定主題,但“只有一個地球”始終是它的總主題。為了更好地保護地球,2005年11月22日,第60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2008年定為“國際地球年”。從20世紀90年代起,中國在每年的4月22日都舉辦“世界地球日”宣傳活動,并根據當年的情況確定活動主題。2008年,中國確定的“世界地球日”主題與“國際地球年”中國行動的宣傳口號一樣,即“認識地球,和諧發展”。其目的是向社會公眾普及地學知識,加強全社會對地學的認識和有效利用,提高公眾對資源國情的認識,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從1970年4月22日設立地球日至今,已有近40年。保護地球的口號年年提,活動年年辦,而地球所面臨的污染、變暖等問題卻在年年惡化。保護地球,人類確實應該盡快由形式轉入行動。以美國為例,舉辦音樂會、志愿植樹、公園環保集會等是每年最常見的地球日活動。人們的環保決心在這一天集體性釋放一次,而地球日一過,大多數人對于保護環境這事兒很快就淡忘了,小汽車照開、瓶裝水照喝……在很大程度上,4月22日成了每年一度把環保意識拿出來“曬一曬”的日子。然而,負擔累累的地球已經容不得人們僅僅夸夸其談。剛剛過去的2007年,是有氣象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尤其北半球更創下了最熱記錄。而剛剛過去的今年3月,全球平均地表溫度與歷史同期相比創下新高,陸地和海洋表面氣溫綜合之后,3月全球平均溫度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二高。近年來全球極端天氣事件頻發,“氣候難民”一詞開始進入公眾視野。南北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這些都已不再是杞人憂天,而是正在發生的變化。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2007年的一份評估報告也警告說,在全球變暖的情況下,瘧疾、登革熱等一系列疾病將更加泛濫,對人類健康造成巨大威脅。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報告更明確警告說,假如人類不能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面臨嚴重后果。這種時候,人們要做的絕不應該僅在4月的某一天為保護環境而上街拉橫幅喊口號,應該是行動!美國某媒體在一篇題為“請行動起來,不要僅僅夸夸其談”的評論中就諷刺說,在英文俚語中“熱空氣”就指代“空話”,而對于已經在“發燒”的地球來說,“熱空氣”是它最不需要的東西。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空調的溫度冬天調低一些、夏天調高一些;盡己所能,多選擇公共交通,少開小汽車;買東西時,不要層層包裝,少用塑料袋;居室照明換用節能燈;洗衣服少用烘干機……這些看似點滴的小事,卻有驚人的累積效應。就像協調地球日活動的“地球日網絡”主席凱瑟琳·羅杰斯撰文所言,如果能堅持在生活方式方面做出有益的改變,每個人的每一天都會是地球日。 如果說民眾需要的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那么國家則應該大處著眼,切實謀求可持續發展,而不是只重經濟發展無視環境代價。在這方面,美國堪稱當今全球的反面典型。布什任內的7年多,美國以維護本國經濟為由,在溫室氣體減排方面止步不前,嚴重阻礙了國際減排進程。1970年,第一個地球日在美國發起時,2000萬美國人走上街頭,為環境呼喊,其聲勢之浩大成就了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環保意識表露,現代環保運動從此起步。在此推動下,美國成立了環境保護署,陸續通過與水、空氣、瀕危物種有關的幾項重要聯邦立法。然而,如今的美國,與當年環保先鋒的形象已相去甚遠。面對政府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短視”,美國民眾在今年地球日比其他國家民眾更心急。“地球日網絡”說,今年美國人計劃群起而“攻”之,目標是發動100萬人給國會山打電話,要求議員們盡快通過相關法案,強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科學家有關全球變暖的一份又一份報告都在發出同一個信號:行動起來!無論是國家的決策者還是普通的草根民眾,只有行動起來才能使情況有所改變。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