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生日
分類: 習俗禮儀
禮儀詞典
編輯 : 禮儀知識
發布 : 08-01
閱讀 :1215
萬物生日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萬物平等的思想,希望五谷豐登,六畜興
旺。不允許趕盡殺絕,滅絕物種。對于人類賴以生存的物種,更是
敬而祀之。風俗規定,正月初一是雞的生日,初二是狗的生日,初
三是羊的生日,初四是豬的生日,初五是牛的生日,初六是馬的生
日,初七才是人的生日。你看,人僅僅排在第七位。
這種傳說由來已久,三國時代,魏董勛寫過一本枟問禮俗枠,書
中云:“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羊,四日為豬,五日為牛,
六日為馬,七日為人,”隋朝薛道衡有枟人日思歸枠詩,詩云:入春才
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
八日為穀,是后人逐漸加上去的。枟清嘉錄枠云:“俗以七日為
人日,八日為谷日,九日為天日,十日為地日。”另有傳說,初十是
石頭的生日,凡是石磨、石碾、石臼、捶布石等,在這一天,不許動
用,而且還要焚香祭拜。
最有意思的是,連人人喊打的老鼠,風俗也規定,在正月二十
四娶媳婦,家家都要尊重他們的權利。有的地區是徹夜點燈,以示
慶祝;多數地區是徹夜不許點燈,早早睡覺,不要打攪老鼠的喜事。
否則,它要讓人一年不得安生。
這樣的一些風俗,就產生了相應的一些禮儀。正月初一,不許
殺雞,而且家家窗戶上,門上,都要粘貼大公雞的剪紙或圖畫。因
為“雞”與“吉”音近,所以,大公雞在節日里是一個吉祥之物。平
常,無論是老人的壽筵或者新婚的喜筵之上,都必須有整個的雞上
席。求的就是一個吉利。
除了雞之外,另一種特別受人青睞的食品就是“魚”了。因為
“魚”與“馀”同音,符合人們“年年有馀”的善良愿望。所以,節日
饋贈,古代以雞和魚為貴重。
因為初七是人的生日,所以,晚輩常選初七這一天聚會,為長
者慶賀,圖的就是延年益壽。因為“七”與“齊”音近,所以大家族
往往在這一天“共聚一堂”,舉行盛大宴會,祈求老少平安,拍一張
“全家福”留念。